close
お好み焼き(台譯作"大阪燒") 是在我首遊東京時
由日本大學生帶我去大開眼界的食物
據說由來是戰後物資缺乏的年代
下午4點鐘孩子們下課肚子餓又不到晚餐時間
因此節儉的家庭主婦就將前晚的剩菜和上麵糊克難地給孩子們當下午點心而來
現在的內容當然更豐富考究了
在小吃不盛行的日本
這倒也成了隨處可見的庶民美食
和東區巷弄間的小店比起來,這兒比較不那麼煙霧迷漫
座無虛席讓我們等了一會兒位子
在我們入座時,鐵板已預熱好了
生火腿沙拉---上面灑了層厚厚的山葵美乃滋和parmesan cheese,很是夠味^_^
白醬溫泉蛋火腿燒材料
服務生替我們把材料拌好後開始倒到鐵板上略煎固定形狀,計時五分鐘....
第三次高難度的翻面,再刷上大阪燒醬....
排上沙拉葉和番茄丁,再鋪上溫泉蛋....
最後現刮下parmesan cheese就完成了^_^
廣島風蔥花牡蠣燒
先開始煎牡蠣和培根肉
劃下底部麵糊
第一層是炸麵糊碎屑
把煎得八分熟的牡蠣搬上來續煎
灑上高麗菜絲後再鋪上煎得半熟的培根肉
翻面將高麗菜絲煎軟
等待剛才那一坨材料熟成的過程中開始炒麵了
這一邊已熟得差不多....
剛才那一坨煎得差不多的內餡疊上炒好的麵條,並開始下表層的蛋皮
所有材料移到蛋上面..
再一回的高難度翻面塗上大阪燒醬
灑上蔥花就大功告成了^_^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