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科學白癡的我說不上是太空迷
從第一趟來Houston就一直在等待這個一週只有兩天、還非常難訂位的”Lunch with Astronaut “的機會
這回終於碰到淡季週末才有名額😍
對於太空中進行的一切活動完全是無法理解的天方夜譚的我來說
和太空人一起午餐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貼近太空人聽他們訴說執行任務經過的故事
這也是我唯一能理解的程度🤪
這天一起午餐的退役太空人Mark Polansky在Purdue唸大學期間適逢Armstrong 登陸月球成功
啟發了主修科學的他想進入太空的念頭
一開場他就對現場的小孩說他考了4次才成功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在NASA從登上Atlantis號到最後一次在2010年擔任commander進入太空站待了16天一共服役13年
聽他訴說第一次穿越大氣層進入太空看回地球時
眼前的美景震撼真的讓他感動得濡濕了眼眶😢
讓我想到執行Apollo 14的太空人Alan Shepherd說過一模一樣的話
而每回回到地球後必須花至少兩天的時間重新適應地心引力的有趣經驗
更是讓我對於體驗失重狀態有更大的興趣😍
以繞行地球一週看得到16次日出日落的速度、從Florida發射站抵達太空站必須花費36小時才令人了解宇宙的浩瀚😱
和太空人午餐席間閒話家常般的閒聊
就像是經歷了一場大師班一樣收穫滿滿💗
午餐期間有同學問起為何發射站和指揮中心不在同一處這個我也一直納悶的問題?
Mark毫不避諱地回答是為了區域發展平衡的政治因素😏
為了讓火箭燃燒後的殘骸配合地球自轉落入人煙稀少的地方
美國領土上瀕臨大西洋的Florida無異是最佳選擇
就像陸地廣大的俄羅斯就選擇內陸無人居住區
關於太空計劃的電影很多
但真實太空人看過後坦承真實狀況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不要盡信😅
儘管登陸月球計劃已在1972年劃下句點
人類的太空計劃已進入由15個國家所組成的國際太空站ISS
(不意外地日本是唯一的亞洲國家參與)
挑戰者號在我高一那一年看著現場轉播卻眼睜睜看著她在空中化為灰燼那一幕的震驚仍然無法澆熄我對太空旅行的期待💖
以及對在這所太空學校為了這個領域一直努力付出的人們的深深敬意🙏
今天因為體力和時間關係沒能再去mission launch center參觀
希望有機會還能再回來完成完整的體驗⋯⋯

105F6396-CA20-4F17-99DA-B6355E1DA7B4.jpeg
門口的747機體

798A3294-9BF2-48A0-9709-BBB315A6DAC6.jpeg
一進入大廳的景象

E89F289E-6C5E-499B-AE53-C9692A77A947.jpeg
星光電影院簡短播放人類的太空計劃史

DF3AD33B-066D-4DCE-A968-04B3D6CB0924.jpeg
對於目前國際太空站的介紹

E275A4E7-BAA7-440F-89D9-8ED39F06438C.jpeg
無重力餐廳—別想太多只是名字

7A4413DA-969C-4E9F-81C3-2ECED2A1DAA1.jpeg
一進來就等著聽太空人的présentation

B9BD7AD7-AB05-48C2-BA25-862A473ECDDA.jpeg
這天主講人是一起午餐的Mark Polansky提供最後一次進入太空站執行16天任務的過程

7E627DE6-8B80-4F07-BDEA-3CD7ACACBA61.jpeg
午餐用餐處the Club

37D584C4-D1E8-43C1-8401-38B99CB37983.jpeg
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來?這張可得珍藏

C324AD23-86E2-4097-A8E5-2A01F354A9F7.jpeg
每一個座位都擺好了Mark親手寫上名字的簽名卡

ADF8AE29-A106-4DA2-BB0D-F2E725E79459.jpeg
午餐真是不好吃😖不過看起來比太空中的克難食物好太多了⋯⋯

54D10D16-3C31-42A1-8A6B-A748720AC618.jpeg
參加這活動每個人還可以和太空人合照

03A172F5-B238-4B66-9DAC-38087D23DEFD.jpeg
從Club可以俯瞰大廳全景

6105EE98-23A6-43BE-A95C-2254235FC46F.jpeg

D3E313BA-709B-486D-A331-305BDDE9B1CD.jpeg
太空學校訓練中心

B12C5854-47E3-4FB1-A5BD-A68E1DA70880.jpeg
太空機器人

7A64C57C-8889-44CE-BAE4-DACE2C691812.jpeg
仿真還有手指可以握手的機器人E

3454B5AA-D783-4B6F-A551-F89F324B2B6E.jpeg
一群參加為太空站實驗計劃做出實驗室所需材料的高中生利用週末過來腦力激盪,難怪這個國家會強💪

2973FE27-05DC-4477-B2D8-89DAB522FF9F.jpeg
剛建園時為了方便學生在園區移動捐助的腳踏車因前一晚的龍捲風散落停車場內

376C2827-5696-4A54-AC3C-373DFDAC0AB2.jpeg
NASA工作人員和為了太空計劃殉難人員的墓區—包括Apollo 1, 1986年挑戰者號和2003年哥倫比亞號的殉難者

9CD48CA2-79AB-44CE-A669-74BA380FB9C2.jpeg
第二站來到為了推助阿波羅號的火箭Saturn V的展示中心

C91A90A3-D98B-4BBA-908A-C0363908644C.jpeg
推進器外型?

154526B0-110B-4575-B620-242635AFD627.jpeg

04A422E2-1344-4715-9B10-897F5130B87B.jpeg
火箭內部

8FA78A61-1596-464A-A8B5-D27C21CC6B84.jpeg
連接處

8AEA5FF6-3AF0-449C-845A-817EA1C18348.jpeg
愛9在Apollo 1試航時失事的太空人金句,在那個年代探索太空真的像是在玩命,能有這樣的熱忱太令人感動了

3DC5EEB2-258B-4CCA-82B8-50BACF2382A4.jpeg
阿姆斯壯在踏上地球前的成功降落Apollo 11的回報

D43733C4-9B08-479B-811A-1E0F1D1380F5.jpeg
執行Apollo 5的太空人這句話真是太經典了!看得我熱淚盈眶😢而據說這也真的是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樣貌

25AFB84E-0BD5-4F3D-9458-76F0CF4DB96F.jpeg
任務失敗的Apollo 13當時的回報

5E31311C-7F81-420F-873B-8F12E67073CC.jpeg
就如Mark 所說,原來其他太空人也有同樣感受💗

7CFD172B-20A9-4079-A200-9B0E3EFB9286.jpeg
模擬航向月球的情境,就像Mark所說,星星的距離好近

1EFC3AF8-A814-4196-BA8F-FA035408E437.jpeg
阿波羅號內部模擬

6960C6B8-C181-4A98-A771-99606BAB1651.jpeg
模擬月球情境

E8F315AE-A425-49F5-BC84-C08C3DA31D07.jpeg
世上少數可以真正摸到的月球岩石—I touched the moon😳

3C7CCB6F-2270-4AE0-87BB-BEA574B037FE.jpeg
月球帶回的土壤元素分析

1E3369D0-197B-4942-B340-0C07A78D2F63.jpeg
太空實驗室模型

66AFA8B2-CAF7-40FC-8FEB-57FFBEB0CF4D.jpeg
好希望有生之年能體驗失重狀態😍

D863FE04-BE02-42E6-B028-BF02DD542725.jpeg
太空人就寢處

E8BF84E6-3BF8-4791-9F29-F94D5BE92580.jpeg
下身負壓器

5F67E3ED-E2D5-44DE-A8C8-802617B5D748.jpeg
洗澡和吃飯的地方

51CD6A2F-5B9A-46B1-A470-13963DC8DE15.jpeg
目前著手進行的火星計劃

AF6AE24E-BB2C-4F5B-8A38-4C9EC7CEC2B8.jpeg
火星地圖

7FD8DFE3-DDCA-4D60-943A-CE8181AFA119.jpeg
這極端氣候真的是不好移民

E941540E-DAB2-4D62-A4AD-098AAED5B58C.jpeg
地心引力只有地球1/3的對比實驗

FF4607EE-BCFC-4FCE-BA0A-5828A56915A8.jpeg
火星計劃的交通工具?

A21AB608-7E36-4BAE-AF92-1DDD2870C2D0.jpeg
模擬太空船裡的情境

F1CCD13F-313A-43DB-BE01-703AC8C5E893.jpeg
最新一代的太空衣—聽Mark說穿進去很費功夫

5000F692-2A6D-4C6F-853D-202913650BC0.jpeg
第一代女太空人的太空裝

70FDD2E4-9D1B-46E1-9393-1FF10515D4B6.jpeg
體驗座位—等候的人太多向隅了

908E1CA9-F270-4C88-9C46-BFAA0F1727A6.jpeg
防輻射背心

572ED633-C42F-4125-A22B-ED96F71034B2.jpeg
從1998年設立、由15個國家組成的國際太空站,日本無疑是唯一的亞洲國家參與

8E453782-03D2-4499-BE69-A32F4D2091AF.jpeg
因為各國發射衛星和太空船往返製造的太空垃圾將會是下一個太空計劃的課題

A83DC1E0-0A7C-4070-A3CB-D958EF7B73A9.jpeg
綠色透明處是大氣層,人類因為她的保護得以在地球生存